翡翠湖景區(qū)局部。
翡翠湖景觀。
翡翠湖里的黑天鵝。
□文/攝 關(guān)玉梅
寶清有個翡翠湖。曲折的木棧道似高高的鼻梁把湖水表面分開。高處俯瞰,湖面恰似一雙丹鳳眼,透著夢幻般的“蒂芙尼藍”。
金秋時節(jié),五彩斑斕的山體環(huán)繞著翡翠湖,就如隨風(fēng)飄起的裙擺,想你的風(fēng)還是吹到了翡翠湖。山坡下、湖周邊的小草,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光,那一定是翡翠湖的眼睫毛吧,一雙明目看世界也看腳下,它湛藍色的眼神即溫柔八方游客,也溫暖四海賓朋。
這么美的湖,誰也不會想到它曾是一個廢棄的礦坑。2018年,面對礦坑滿目瘡痍,塵土飛揚污水橫流,小城人心痛不已,寶清縣秉持“因勢利導(dǎo)、變廢為寶、化腐朽為神奇”的理念,花巨資改造,通過削坡減荷、土地平整、植被恢復(fù)、水系治理等系統(tǒng)工程,消除了地質(zhì)災(zāi)害隱患,將污染廢水變清澈活水,最終實現(xiàn)由“生態(tài)傷疤”到“生態(tài)明珠”的蛻變,實現(xiàn)了“生態(tài)美”與“文旅興”的共生模式。
有人說,因為一個人,愛上一座城。于我而言,因為這座城,而鐘愛這座城。它的山山水水,都珍藏在我生命的褶皺里。
喜歡翡翠湖,是因為母親的鵝。
2024年6月6日,是我罹患乳腺癌在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院手術(shù)一周年。復(fù)查各項指標(biāo)正常后,我回到了家鄉(xiāng)寶清,83歲的老母親坐在輪椅上,眼里裝滿了淚水,因為腦梗,她已經(jīng)言語遲鈍,只是努力地攥緊我的手,手指不停地摳著我的掌心。我理解母親的心,也深深感悟到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的緊迫感,問媽媽最想去寶清的哪里,沒想到她流利地說出翡翠湖三個字。要知道,翡翠湖我也沒去過呢!6月28日晨,我把輪椅放在車后備箱里,和保姆攙扶著母親驅(qū)車前往距離城區(qū)30公里的翡翠湖。
那天,天空瓦藍,一塊塊白色的棉花糖般的云朵粘在藍色的畫布上,美極了。媽媽的臉上出現(xiàn)了少有的笑容。當(dāng)我推著母親在翡翠湖邊上環(huán)游時,她坐在輪椅上突然抬起手指指著湖面說“我的鵝、鵝……”彼時,黑褐色的大天鵝們正爭先恐后地吃著游客們?yōu)樗鼈儨?zhǔn)備的精美食品。我極盡可能地讓母親離天鵝近一點、再近一點。我知道,母親是把這些天鵝誤認(rèn)為她年輕時在村子里喂養(yǎng)的鵝,她養(yǎng)的鵝每年要下很多蛋,這些蛋賣到城里再換回她的孩子們上學(xué)的各種費用,因此,她愛這些鵝呀,可是她又問,她養(yǎng)的鵝怎么都變成黑色的了。我說這是天鵝,黑色的天鵝,可供游人欣賞。她笑了,笑得憨憨的,嘴里還不停地念叨著:“鵝、鵝、我的鵝……”從此,每每有朋友同學(xué)從美國、北京等地來寶清,我都會帶他們來翡翠湖,第一站就是看鵝,看黑色的天鵝,看媽媽心里的鵝。
金秋時節(jié),再去翡翠湖,秋風(fēng)已不那么溫柔了,但掠過脖頸的那一刻絲滑的感覺,總會泛起腦海中無數(shù)的影像,不知在哪一刻,想起如今遠在山西的母親,想起了她心里的鵝。
湖水依舊那么惹人愛,黑天鵝在湖水里奔跑而來,它們習(xí)慣了投食喂養(yǎng)。我蹲下身子,把手伸向湖水,調(diào)整手里的相機角度,我要把他們拍的很美、很肥,告訴媽媽,她的鵝很好。
喜歡翡翠湖,是因為那一池“蒂芙尼藍”般的水。
翡翠湖的水是有魔力的,讓你愛它沒商量。因它的前身是礦坑,富含頁巖礦及錳、鉻、鐵等微量元素,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(xiàn)出夢幻般的“蒂芙尼藍”,如同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蒼山翠嶺間。望著一池湛藍的水,水面上翩翩起舞的黑天鵝,水面下遨游的紅色錦鯉,多么幸福和諧的畫面,此情此景怎一個美字了得。
湖面璀璨、湖水清澈。站在棧道間與湖水共為一體,仿佛一身的純凈如約而至。遠眺,山巒起伏,色彩斑斕,五花山雛形已現(xiàn)。近觀,白色的帳篷,圓圓的蓬頂露出湖面,想象著坐在帳篷里,沖一杯咖啡,聽一曲《聽聞遠方有你》,看著遠山,你會不會也感慨“我吹過你吹過的風(fēng)這算不算相擁?!保桓╊暗佘侥崴{”水下,錦鯉一簇簇或因投食而聚或因無食而離,終歸是聚散兩依依。
喜歡湖水噴灑時升騰的水珠,偶爾落在臉上的感覺,清爽涼快,你會不自覺地生出秋色催人老的情緒。男孩們喜歡在迷霧升騰的水氣里打卡、拍照,他們是快樂的,生活中迷霧重重,他們是否也能跳過迷霧,回頭看再開心一笑呢;女孩們則喜歡在寫有藍底白字的牌子旁照相,因為牌子上有一行字“想你的風(fēng)還是吹到了翡翠湖,”她們喜歡浪漫,喜歡打扮。我喜歡小城的那些女孩,她們的確美,樸素的、不張揚的美,像玉米、大豆、水稻那樣的美。
返程途中,黃綠相間的樹木擦窗而過,農(nóng)田里玉米已收過半、豆莢籽粒飽滿,一串串掛在豆桿上,排列有序,正等待主人歸倉。水稻金黃,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他們的腰背。不久它們將褪去稻殼,珍珠般地呈現(xiàn)在人們端起的飯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