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報記者 蔡韜
他,是嫩江河畔一名普通的建筑裝飾公司負責人,也是社區(qū)里人人稱贊的“熱心腸”;他,在生死關頭挺身而出,以血肉之軀擋住尖刀,挽救了一個瀕危的生命;他,三十年如一日踐行善舉,用點滴行動詮釋黨員本色。他,就是姜曉波,一位用勇氣與愛心書寫人間大愛的平民英雄。日前,記者采訪了剛剛獲評“全國見義勇為模范”稱號的姜曉波,走近這位用善行義舉溫暖人心的“平凡英雄”。
以身為盾 危急時刻托起生的希望
2021年12月20日13時許,嫩江市嫩江鎮(zhèn)軍民路毛紡廠綜合樓前,一場惡性兇殺案打破了冬日的平靜。
犯罪嫌疑人張某因債務糾紛,持10余厘米長的卡簧刀刺死任某夫婦后,又將魔爪伸向聞訊趕來的任某某。千鈞一發(fā)之際,剛從附近商店走出的姜曉波沖了上去。
“當時張某情緒失控,揮著刀就要刺向孩子!”回憶起那驚心動魄的13秒,目擊者王大姐仍心有余悸。只見姜曉波一個箭步上前,雙手死死拽住張某持刀的手臂,用身體將張某與任某某隔開,口中大喊:“快跑!”任某某趁機逃入商店,而姜曉波的棉衣已被鮮血浸透——他的右手被刀劃開一道7厘米長的口子,左臂也被劃傷。
“如果再晚一秒,孩子可能就沒命了。”辦案民警感慨道。正是姜曉波的果斷出手,阻止了張某的瘋狂行徑,避免了一場更慘痛的悲劇。
熟悉的人都知道,姜曉波性格溫順、忠厚熱情,從小就是個“愛管閑事”的人,對身邊的人和事,他都滿腔熱忱地關心、關注。雖然不善言談,但只要有需要,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盡其所能做好。
事后,有人問他:“56歲的人了,哪來這么大的勇氣?”姜曉波憨厚一笑:“當時根本沒多想,就想著不能讓孩子出事?!?/p>
這也并非他第一次“管閑事”。1978年冬,上小學四年級的姜曉波在教室里用破盆扣住突然躥起的火苗,避免了一場火災;2009年城區(qū)大火,他沖入火場轉(zhuǎn)移群眾,還把受災的孟家三口接回家中……
從“小家”到“大家” 三十年堅守善行無界
走進姜曉波的門店,“黨員示范崗”的牌子格外醒目。這位擁有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,把助人當作習慣,將善舉融入日常。
“他是社區(qū)的‘活雷鋒’?!狈比A社區(qū)黨委書記李紅艷豎起大拇指。多年來,姜曉波堅持為五保戶送米送面,陪孤寡老人嘮家常;殘疾老人張某圓的電瓶車沒電,他推著車走了兩公里送老人回家;建邊農(nóng)場的貧困學生李守建,在他的資助下考入軍?!八傉f‘能幫一點是一點’,可這些年自己貼進去多少錢,連他都算不清?!逼拮油觖愊夹ΨQ。
他讓善意成為社區(qū)的“基因”。作為社區(qū)志愿者,姜曉波不僅挨家挨戶派發(fā)宣傳資料,還發(fā)揮專長設計宣傳欄。新冠疫情防控期間,他通過微信朋友圈推送信息,用圖文故事凝聚抗疫力量;線上宣講會上,他講述身邊好人好事,帶動數(shù)十人加入志愿者隊伍?!敖蟾缡俏覀兊陌駱印,F(xiàn)在社區(qū)里‘愛管閑事’的人越來越多了。”90后志愿者小劉說。
他讓大愛跨越山海。2021年河南暴雨成災,姜曉波悄悄捐出1000元;建邊農(nóng)場“慈善在建邊—愛心助學”活動中,他與孤兒李守建結(jié)成對子,每月寄去生活費,還寫信鼓勵他“做人要硬氣”。如今,李守建已入伍當兵,他在電話中哽咽道:“姜叔,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樣幫助別人?!?/p>
家風浸潤 用行動書寫初心如磐
“父親常說,黨員就要像一團火,溫暖身邊人。”姜曉波的善舉,源于家庭的熏陶。
姜曉波父母都是老黨員。小時候,父親把省下的糧票送給鄰居,母親為孤寡老人縫補衣物,這些場景深深烙在他的記憶里。
他像父母一樣,把善意種進孩子心里。女兒姜琳記得,小時候父親總帶她參加公益活動,教她“做人要實誠,做事要對得起良心”。如今,姜琳已成為一家企業(yè)的中層管理者,她延續(xù)著父親的傳統(tǒng):每年組織員工為貧困兒童捐書,疫情期間主動參與社區(qū)服務?!案赣H用行動告訴我,善良是最寶貴的財富?!苯照f。
他讓信仰在平凡中閃光。1989年,在百貨批發(fā)公司工作的姜曉波光榮入黨。保管員、分撥員、團委書記……無論在哪個崗位,他都兢兢業(yè)業(yè)。管理小百貨倉庫時,他將上萬種貨品歸類得井井有條,從未出過差錯,多次被評為省級、市級“四好庫保管員”?!包h員就要干一行愛一行,把小事做到極致?!苯獣圆ㄕf。
他讓擔當成為人生的底色。下崗后,姜曉波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,從擺地攤到開裝飾公司,始終堅守誠信經(jīng)營。生意好轉(zhuǎn)后,他第一件事就是加入社區(qū)志愿者隊伍?!包h員不能只顧自己‘小日子’,更要想著大家的‘大日子’?!苯獣圆ǖ脑挘莱隽怂某跣?。
榜樣力量 讓善行成為社會風尚
姜曉波的故事,感動了無數(shù)人。2022年,他先后被授予“嫩江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”“黑龍江省見義勇為英雄”“全國學雷鋒愛心人士”等榮譽稱號。
在姜曉波的帶動下,嫩江市成立了“姜曉波志愿服務隊”,300余名黨員、群眾加入其中。他們走進養(yǎng)老院、福利院,開展助老助殘活動;他們走進校園,宣講安全知識;他們走進社區(qū),調(diào)解鄰里糾紛……
更令人欣喜的是,善行的種子正在年輕一代中生根發(fā)芽。姜曉波資助的學生小李,如今是一名大學生,他利用假期回到家鄉(xiāng),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。社區(qū)里的“00后”志愿者小王,經(jīng)常跟著姜曉波看望孤寡老人,她說:“姜叔讓我懂得,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?!?/p>
曾有人問他:“如果以后再遇到此類事,你還敢不敢管,還敢不敢出手?”他說:“那是一定的!現(xiàn)在生活節(jié)奏快、壓力大,需要更多‘愛管閑事’的人,愛心和善舉是需要傳遞的,點滴之力也許就會支撐更多人渡過難關,看到生活的希望?!?/p>
采訪結(jié)束時,姜曉波帶記者來到他資助的孤兒李守建家中。墻上貼滿了孩子的獎狀,書桌上擺著姜曉波送他的《雷鋒日記》。“姜叔,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樣幫助別人,溫暖身邊的人?!焙⒆诱f。